太极拳作为一门健身运动,动作舒展、速度匀缓、呼吸和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在太极拳运动中,由于各个关节、筋膜、肌肉需要跟随套路动作而不断变化,运动不当就容易造成运动性损伤。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太极拳动作,不要盲目追求高难度或复杂技巧。当选则选,当舍则舍,不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套路坚决不练。
其次,太极拳运动前,要充分做好热身活动。像肩、肘、腕,髋、膝、踝十二大关节,以及颈椎腰椎脊柱都是必须要充分活动的重要骨节。热身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使肌肉内中毛细血管开放增加,提高肌肉弹性和灵活性,使之更柔韧强健耐损。
最后,运动方法要科学,动作要规范。各种太极拳有自身的规律和原理,如果没有科学系统的教法和训练方法,不但不利于健康,而且还会造成肌肉和关节的损伤。在执行每一个基本功时,都应该注意到自己的姿势是否正确,这对于保护身体非常重要。如果姿势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某些特定的部位承受过大的压力,从而引发损伤。
例如在右掤式时,如果弓右腿蹬左腿变成弓右腿左膝微曲蹬左腿,同时左膝盖微曲下跪受力过大,就很容易造成左膝关节内侧筋膜损伤。在搬拦锤式时,由于需要弓左腿蹬右腿,因而右膝盖有微曲下跪要求,也很容易造成右膝关节内侧筋膜损伤。而在搂拗步式时,如因腰转过快或胯收不松,还会造成对应脚膝部位外侧或内侧筋膜等组织受到撞击,从而引起疼痛甚至长期影响功能。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检查自己的动作外形,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锻炼来保护自己。一旦发现错误立即纠正,以确保形正气顺,最终达到强身健体目的。此外,还应当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均衡饮食,加强休息与恢复等,以支持你的全面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