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练习八极拳的初学者,还是大师级的武术高手,如果在四五年的时间里仍然无法应对两个小混混,我建议你尝试改变你的训练方法,或许另寻高明的师傅来指导。"三年小成,十年大成"这句话得益于实践经验,这个原则基本上没有偏差。令人遗憾的是,有许多教拳和练拳的人,都喜欢把水平“大成”的前辈高手作为榜样。这并不实际啊,因为天才人物永远只是少数,而普通爱好者应该将目光放低一些。不论你志在成为“吴秀峰第二”,也必须一步步来,从“小成”开始,然后再追求“大成”。其实,即使是吴秀峰、赵道新,他们也是不是一蹴而就,这世界上根本没有直接从“初级”跳到“大成”的拳术高手。
我通过引入"逆思维"到八极拳,就是要让大家先获得实际效果,享受一下“小成”的喜悦,不必像练习十年的八极后还被一个流氓给打得找不到北一样。
颠覆传统的训练方式
既然叫做"逆",它当然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就是颠覆流行的八极拳训练方式。
有一个现象让我感到悲伤,那就是很多人都喜欢跟风追随流行,无论是在学习武术还是其他任何事物,他们总觉得流行的事物才是最好的、最正确的、包含了传统精髓的一切。但他们完全忽略了,流行往往会失去事物本质这一规律。盲目跟风,只不过是个玩笑而已,但当你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武术时,你就不能不担心白费劲儿——除非你只是想体验体验 武术。如果说这是简单地听音乐,那倒也罢了;但如果你正在学习一种真正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技能,那么这种行为简直愚蠢透顶。
八极拳中普遍接受的大量套路并不能与传统中的技击相提并论,它们早已经背离了传统中的核心内容。大多数人花时间重复这些套路,比如重复执行单一架式或者单打动作,对打或金刚八式等,这种训练虽然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但即使连续三年的努力,也只能达到一般水平,与那些平常人几乎没什么区别。而且,当遇到危险时,你依旧会感到无助。这一切都是因为整天忙于修炼套路,而不是真正掌握过招技巧所需的手段。
为了能够用实际行动胜过对方,你必须按照技击本身所要求进行培训。
有人可能会说:“我只专注于‘架’和‘单打’,因为它们帮助我找到发力的力量,就像老先生说的:'八极好却难以找到劲头'?”这个观点是不错,但是错误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动作来寻找力量,但是我们并不需要把每个动作都反复演練二十次。一旦如此,每个动作可能只被演練20次,这样的训练量太少,不足以产生有效力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无需为每个动作找到完美发力的状态——那将需要多少时间?即便有足够的时间,我们也不愿意浪费在此上,因为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步法连续性的运用、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内力控制等等——这些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谈及步法之类的问题,一些基本功中确实缺乏步法,如著名的一种闯步,即迈出一步半之后加了一次停顿,使整个紧迫急促的情景分成了两部分,从而减慢了速度,使得技术上的意义荡然无存。
至于那些基础功夫中的连贯性强调紧密衔接,所以每一次运动都是独自完成,没有紧密连接起来形成全身之力倾注于一处;尽管外表看起来非常猛烈,但对于内部理解来说,不过是一番空谈,最终只能期待运气帮忙解决问题,而非真正在场面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最后,“架”、“单打”这样的基础功夫仅仅能够培养起爆发力以及应激反应,并未能提供必要的心理准备用于战斗。此所有这些,在套路中则犹如白纸...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