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武氏太极拳第五代直系传人的孙建国老师,我有幸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接受了他的悉心传授。每天坚持苦练,这段时光让我渐渐领悟到了拳术的精髓。最近,我对武氏太极拳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站桩功
站在无极桩前,仿佛是楼房的基石,不站几年,内力难以上身。武氏太极拳中的无极桩、混元桩和懒扎衣桩三种,每一种都蕴含着不同的意境,无极桩和混元框为养气之法,而懒扎衣则是技击之本。这其中包含了老前辈们深邃的话语,在过去我并不理解这些话语背后的深层次意义,但真正开始投入到站桩实践中,这些理念才逐渐明朗。
近日,我每天都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如公园树林下的僻静避风处,静坐于此,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沉浸在无极桩中。我会清除杂念,将身体放松至最舒适状态:肩膀下垂、腹部紧绷、头顶微扬舌尖轻触上颚,全身如同沉重物体般向下拉伸,最终落脚于后跟,前脚掌轻浮而稳定。随后,我会默数呼吸,让自己进入一种宁静与专注的心态。
起初,当我刚开始站立时呼吸粗糙不匀,杂念缭绕,还会产生幻觉,使得周围的小声音显得格外清晰。但随着练习次数和时间的增加,我发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平缓且延长,同时丹田和命门区域也逐渐感到温热,并扩散开来。在现在看来,即便是在站立过程中胸口与脊柱也能感觉到微妙的热量流动。而身形调整也变得更加自然而然。
二、拳架
经过两年的学习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锻炼和反思,我深刻体验到了武氏太極拳独特的手法简洁而内涵丰富,只要掌握其核心,就能够通过不断修炼获得成果。在目前我的水平,从起式到第六式搂膝拗步,我已经能够较为完整地展示出这套拳架风格。
武氏太極拳的一大特色在于步法,它要求进退必须相伴,这样一来,在走架时就能分辨虚实,以便应对技击时迅速做出反应,使得敌方速度快或慢都能顺利应对。而第二个特点则是在虚实转换过程中确保腿部灵活性,以足跟为中心保证意志与气息同时达到足跟。此外,还有一点是通过腰带引领全身移动,使整个身体由腰椎控制,从而保持姿势中央正直,同时腰带手即使从肩膀发挥作用,也能够实现整体协调运动。这一点充分展现了内家打法对于内外三合(空间、方向与力量)的追求。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20
2024-12-14
2024-12-14
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