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赵一隅的静海,这个地方以培养武术人才而闻名遐迩。霍元甲和刘玉春是近代武术界的两位杰出人物,他们分别创办了精武体育会和秘授单传,推广了合一通背这一独特的武林技艺。在1989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静海史话》,其中对刘玉春有详细介绍,但并未揭示其拳法内容和流传情况。1986年,《中华武术》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羊公的文章,介绍了合一通背的一些要素及上海地区的流传情况,但至今仍未见过更深入的研究。
作为刘玉春故乡的人,我更加关心这门技艺在当地的情况。我通过多方访查,最终找到了合一通背拳在天津地区嫡系传人的踪迹,这使得许多珍贵资料重新浮现于世。
据《静海史话》记载,在清末民初时期,有四杰被誉为太祖门中的佼佼者:任向荣、刘玉春、张景元、岳德恩。这四人曾拜师李登第、李登善等人,深受太祖门真传之益。然而,从重修印行于二十三年(1934年)的《静海县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任向荣主要继承的是太祖门,而不是通背门。
刘玉春则是通背门的大弟子,他所学的是与太祖门不同的拳学。虽然套路较少,但他的技击训练极富特色和奇妙之处。据说他从师于李登第,并且接受了他所有的秘密技术。在那个年代,因为口碑加上时间久远,现在很难追溯到本源。不过,李登第晚年的功力最终都交给了刘玉春。
“通背”这个词并不指一个具体的派别,而是一种锻炼方式。“通”字解释为“达”,意指达到一种境界;“背”字则指人的脊柱,以腰部发力来实现肩臂力量平衡,使长拳施展自如。而明代学者黄宗羲早已提到过这种练习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它至少在明朝就已经存在。
近现代流传下来的 通背拳有祁家通背、白猿通臂、三劈挂三种,其中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此外,一些著作如康戈武先生所著《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也详细介绍了这些不同的类型。但尽管如此,对这项艺术依然知之甚少,因此我将继续探索,以揭开这个神秘面纱,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上的宝贵遗产。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24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28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