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念头,过去亦被称作“三拜佛”,但仍以其旧名为流行。所谓“三拜佛”者,是由于在古式套路中有一摊两伏的动作;而双手四指朝天,形如拜佛状的护手作为收回身前的动作。但由叶师及现实所传者,多为“一摊三伏”之法,因此不算是真正的三拜佛。
以“小念头”作为詠春第一首拳套之别称,其含义独具特色。当一位初学者启蒙之日,教练会用告诫的语气对他说:“小念头不正,终归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小念头代表着练习时切勿有太多或太少的心理活动。在杂乱无章与完全放弃思考之间找到平衡点至关重要。
放弃固有的观念
咏春拳本身就是一种与中国传统武术截然不同的新颖拳法。它通过固定招式来消解另一个固定招式。这一点体现了咏春祖师对于战斗瞬间决策和应变能力的深刻理解。在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即使你明白对方根基,也无法确知对方将使用哪种招数。当敌人突然施展出未曾预料到的一击,你在那电光火石般短暂时间内根本没有机会去想应该使用何种技巧来消解这一攻击。此外,即使你清楚对方将发动何种攻击,但由于不是同门派系,你可能会忘记自己掌握的能够抵御这一招数,从而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拳头接近,而无计可施。
一百零八点
叶师以前,小念头中的每个单式动作都被分为了108个点。这些点包括复合式和单式,每个不同用途的手势都是一个独立的小部分。在咏春拳中,每一个单手或双手同时执行相同动作(如交叉梗手、双枕手、双摊手等)的组合,都被视为两个点计算。而每一次从出击到收回之间所有连贯移动也包含在内,不仅仅是在出发即止于收回之间。这意味着整个套路并非简单计算起始与结束,而是包含了每一次精细操作的一个完整过程。
过去及现在
事实上,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其他地方,被广泛传授的小念头拳套都经历了增减改进。甚至叶问宗师在前往香港之前教授的小念头,与目前在香港流传的小念頭也有微妙差异。我不能断言是否早已存在于他的老师那里,或许它们随时间演化而成今日版本。
2025-01-14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