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念头,曾被称作“三拜佛”,但现今仍以旧名流传。"三拜佛"一词源自古式套路中的一摊两伏动作,以及四指朝天的护手收势,仿佛在向佛祖致敬。但叶师及其后人所传的法门多为“一摊三伏”之法,因此并不算真正的“三拜佛”。
小念头作为詠春拳套的别称,其含义深远。当初学者接受启蒙时,教诲者会告诫他:“小念头不正,终归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这意味着练习时不能有过多或过少的心思。一旦杂念太多,便可能马虎大意;如果心思太大,则耐性难持。而全无心思则失去了内涵和实质。因此,即使练习了数十年,但若无法将招式中的不同发力方法及第一节内功修为等心法练至最高境界,那么即便技艺娴熟,也难免显得笨拙。
放弃固有的观念
从个人理解来看,小念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咏春拳本身就是与中国传统拳术截然不同的新颖拳法。詠春拳通过固定招式消解另一个固定招式,这种方式出自咏春祖师之手。他明白,在对敌时,不一定能识破对方门派,更不可能预知对方下一步攻击何方。当对方突然施展未知招数时,在瞬间之间,你绝无时间去想应如何回击。在电光火石般短暂的时间里,你决计不会有机会思考应用何种招式来消解对方。此外,即使你清楚对方将用何着攻击你,但由于并非同门,对方记忆中却忘记了自己掌握的消解招式,那么面对敌人的打击,你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一百零八点
据说叶师以前的小念头圈套共计108个点,每一个单式动作叫做一点,如双手同时进行相同动作(交叉梗手、双枕手、双摊手等)则为复合式,每次计算两个点。而单个复合或单式动作,并不是按出击到收敛计算,而是每一种使用目的不同的动作为一种“样”。例如,从左侧日字冲拳开始至收回腋部之间已完成三个步骤,被视为三个点。
过去与现在
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小念头拳套都经历了增删改造。甚至在香港,由叶问宗师教授的小念头与今日香港所行之不同,有细微差异。我无法断言最初学习的小念头是否由其师直接授予,或是在未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于某些形式中。
2024-12-13
2024-12-15
2024-12-20
2024-12-24
2024-12-20
2024-12-19
2024-12-15
2024-12-24
2024-12-24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