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知识之抖大杆难道不也是修行的体现吗

我国武术器械的发展历程,究竟是早于拳技的演变吗?现今军队中虽然器械技术日趋先进,但在武林中高手之间的对决中,是否真的没有人能以徒手击败装备有兵器的人?若真想了解这一点,一场实战即可为证。

从历史战场上看,武器确实展现出了其威力之大,其原因如道新先生所言:“武器拥有更广阔的打击空间,有极高硬度,并且接触点小力量集中。另外,由于杠杆原理,使得武器末端速度快,从而增加了冲击力。”我国漫长的冷兵器战争时代,不断促进了武器性能和技术的提升,各代英雄亦留下了一系列精湛绝技,这些战斗中的武艺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到了明末清初,随着俞大猷、石敬岩、戚继光和吴殳等将领们对武器技艺的大幅提升,我国武术也迎来了质变,以吴basth创作《手臂录》这部枪法典籍著作为代表,他们将器械与拳技相结合,为中国古老军事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我国拳法因“拳兵过渡”的特殊历史条件而走向世界前沿。

尤其是峨眉、太极等名家原传,都受益于器械杀法和弓箭射法,而“以枪为拳”的创举,更将冷兵器未期器械技法转化为徒手拳术技法,为古老军事技术注入新生并巨大的历史贡献。

今日世界各地体育项目中的击剑,以及部队常用格斗术,我国原传劈剑及朴刀已被日本学习成铳剑道(日本不分刀剑),劈刺亦简捷实用,但需改进。此外,在日俄战争时沙俄士兵多次遭到日本士兵刺毙,却不知其源自中华,而日本名将在比赛中失败给予张恩彤、李尧臣、马骥良赵道新等人的事迹振奋了中国人心,并说明尽管我的精华虽稀但仍需继承保传。

虽然各种工具繁多,但总归只有四种:长短软抛,而且所有工具都是锋利尖锐金属物加上长杆或柄,只有几种基本动作即可掌握一二种则通用一切。由于这些工具是双手操作,所以贴身肉搏不能死搬硬套,我们练习这些工具,是为了补充拳脚,让它们互相增强正如道新所说:“提高拳术水平可以促进使用兵器,而提高使用兵器水平又能推动升级素材。”

大杆特指白腊木,一般树干不可作为训练设备;钢铁管弹性不足也不适合。而抖练的大杆应比一般设备粗长,其头直径5公分以上;尾直径4公分以上;长度3米以上。

执取方法遵循三体式原则,因弃去了单体式。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