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充满生机与热潮的年代,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令,要求全国各省市中小学开设国术课程。陕西省教育行政部门邀请了一些著名的武术家到中小学担任国术教习,其中以红拳为主。如西安中山中学(后称西安市二中)聘请了红拳名师咸阳张汉鼎教授,他每当节假日都要带领学生进行国术表演,不仅有省内外名家的表演,还有活泼可爱的学生们集体或个人的红拳展示,这让当时的人们感受到了古城习练红拳的热情和其承传发展的勃勃生机。
随着时间推移,1928年,为了弘扬民族尚武精神和继承文化遗产,中央国术馆成立于南京,而杨虎城主政陕西时,便积极支持并推荐高三再传胡笠僧的战将杨瑞轩出任陕西省国术馆馆长。杨瑞轩不仅自己精通红拳“虎翻身”势法,而且还团结了各个武林流派、名家人士,对红拳普及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段佳话,当胡宗南问赵寿山在西安做些什么时,杨瑞轩答道:“喝酒打牌听秦腔。”解放后,他成为陕西省监察委员会委员和西安国术辅导站站长,最终病逝于紫香阁,这样的传奇人物让人们怀念他曾经在沙场上是勇猛之将,在武林中又是一位杰出的武学大家。
此后的几十年里,由清末关中的相会而起,一系列盛世交流促进了民间武术之间的互通有无,使得不同门派之间打破门户之见,更上层楼,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在这期间,有许多知名人士,如姜保、高三门人、三原马耀武、富平杨杰、高陵肖金城、卢风机等,他们不仅自身精通多样技艺,而且还向下一代传授,让整个社会都沐浴着文艺复兴般的光芒。
他们中的有些人,如张汉鼎、郑兆麟、程振荣等,都曾是彼此学习对方所掌握技术的情形。而且,他们并不只停留于理论上的交流,还不断地通过实际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技巧。这也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那些顶尖级别的大师们不断地创新技法,以更高超的手腕去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最终使得整个国家对这种形式产生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