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门拳:南北合璧,内外兼备的武术之冠
余门拳以其独特的南北两派、内外两家风格而著称。它强调以攻为主,攻击与防御紧密结合,既迅猛又有力度,同时也注重刚柔相济。在挤击技术上,余门拳注重“角度、速度、力度”三维一体的运用,以“以快制胜,一快百无解”作为攻击的核心理念。
在发挥传统武术技艺方面,余门拳特别强调了“五到”和“七锋”的构造原理。这意味着通过练习,使得人的身、手、足、眼和心达到协调统一,即所谓的“身到手到足到眼到心到的技术标准”,形成了一种特殊而独特的打法,如同流星般快速如电一般精准。同时,“七锋”则是指头部肩膀肘部手部胯部膝部和脚部共同发挥出的攻击防御能力,它表现出了三种距离——长、中零距离进攻能力全面展现了余门拳在应对不同情况下的高超技艺。
此外,余门拳还融合了儒道哲学中的虚实明暗阴阳消长生克制化等概念,这使得它不仅是一种纯粹的手段,也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智慧。因此,它被誉为集打靶教于一体,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极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历史上,余门拳在各种擂台赛事中多次脱颖而出。1918年,在成都青羊宫的一场名为《黉学巷》的大型擂台赛中,其六世掌門人——余發斋及子孙——何鼎山,以惊人的实力赢得了比赛并广受赞誉。此后,他又在1920年的《珊瑚坝》大擂台赛中夺魁,并获得市長潘文华的赏识,被聘任为国術教官。此外,还有1925年的《百日》擂台赛以及1932年举办于重庆市春季国术观摩赛等多个重要比赛,都展示了余門功夫非凡之处,并由此建立起其传奇的地位。在这些竞争激烈且人气旺盛的活动中,不论是单挑还是团队比赛,无人能敌,这些成就使得他成为当时最受瞩目的武林人物之一。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理论上的探索还是实战中的表现,都充分证明了余門為中國傳統武術界留下了一份不可磨灭的情感记忆与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