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术犬法,源自明代闽南白莲庵的尼姑“四月大师”,至今已传六代,现由陈依九宗师所继承。该拳种因其独特技巧而被国家体委武术调查组定为稀有拳种。地术犬法融合了南拳和北腿的精髓,其独特之处在于强调地面功夫,即地面技击术与术,这是其灵魂所在。
2009年,该拳种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又被升格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此外,地术犬法还以模仿狗的机警敏捷、灵活刚健、凶猛著称,其上、中、下三盘相结合,使得它既具备快速迅猛的南拳手法,又能展现出灵活多变的北腿技术。
该拳以落地作为制敌最大的威力,从而形成了如鱼得水般舒适自然的一套动作。正如古籍中所记载:“狗法落地蓬车莲,跌扑翻滚起伏沉。”这不仅展现了其多变无穷的手脚协同,还展示了柔韧性与力量并重的武学理念。
在地术犬法中,可以找到生物力学、运动力学以及机械力学在结构运动中的应用,以反关节原理轻松擒拿对方。这使得它成为集南拳北腿、地躺和擒拿锁控于一身的绝佳拳种,被广泛用于专业武术竞赛训练,以及军事和警察教学,并且在影视作品中也频繁出现,为观众提供了一场震撼实力的表演。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
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