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泉师傅论太极拳技击与养生:现今流传的杨氏太极拳,其内涵丰富多样。若持续练习,便能对身体产生显著益处。凡练习者,均需遵循特定要求,因而练法亦有所不同。在实践中,必须分清两种不同的练法,以免在养生的路上追求技击,或在技击的途中寻求养生,这样的修炼既达不到目的,也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必须精通七步训练方法和步骤,以逐渐领悟这两种差异化的练法。一旦明确了技击与养生的两大不同之道,就会知晓怎样做是伤害,怎样做是滋养。此后,还需考虑自身体质强弱、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及病情类型,即根据自身状况采取相应的練法。在实践养生拳架时,如未将技击身形手势融入其中,本身内劲即神、意、气难以获得舒适通畅,内气无法增长,从而达不到养生的目标。而在进行技击拳架时,如果缺乏充实盈满的内劲配合,那么手势就无法轻灵变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说明技击与养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锻炼时,要明确区分练习方法,然后再结合起来,不致于造成伤害。
为何要将技术套路中的各个动作一网打尽,而非分别学习?因为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既定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分析自己才能掌握。只有在不断探索中,可以达到真正理解。太极拳虽门派众多,其内容却围绕阴阳并济之理展开,每一套式姿态虽然繁杂,但归根结底不过是讲究养生与技击两者的结合。
此外,对于技术套路和培育功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技术套路中的开手要小巧灵活,如同小巧的手指。
养生套路则需要圆活平衡,如同大海波光粼粼。
技术套路侧面向外开手,如同螺旋状排列;而養生則平面向外開手,如同球皮般柔软。
对于太极拳来讲,一切动作都源自应敌之招,因此每一次锻炼都会自然走向技术层面的深入。但为了不失去其本质上的健身效果,我们必须把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训练方法分辨清楚,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健康方面,都需要我们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细致观察和关怀。在运动中,要保证舒适自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势和节奏,以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效益,同时避免过度劳累或受伤。此外,还要注意到久坐容易导致阳气耗散,而久行则可能导致阴气虚弱,因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将静态和活动相结合,使得我们的身体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和维护。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应用这些原则,那么无论是在健康还是战斗方面,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人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