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因静而得。太极拳中,静是区别于其他拳种的关键。"道"含清与浊、静与动对立双方,其中清静为本,浊动为流。清是浊之根源,静是动之基础,因此,无论养生或技击,以清静为本可使拳道合一、天人合一,从而与天地同寿。
太极各派都重视“静”字。在赵堡太极拳第八代宗师和兆元的《耍拳解》中,他们强调练功需“轻灵自然,中正平圆”。要达到轻灵自然,其前提必须是“清静”,才能体现松、非性能。
在身形运转上,“轻灵”如三尺罗衣挂树迎风飘荡。但做到极轻灵自然并非易事。在交手较技时,要从“心 静 如 水”,以静制动,有备无患。“见之如妇,夺之如虎”,看似柔弱但实则猛虎。
大道因静而得,我们习练太极须以清静为本,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体悟到轻灵自然中的价值,即所谓“动归 静 兮 静 极 动”。
前辈和兆元提出的立身中正安舒,与王宗岳《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相符。而赵堡太极拳谱中的 “心 静 如 水 百 会 悬”,也是王宗岳所说的“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
百会悬何其重要?百会穴位于头顶中央,是针灸学中的一个穴位,与督脉相连,是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一。我们习练太极特别讲究百会悬,让百会穴始终遥对会阴穴呈直线,而会阴穴在二阴之间,是任脉的一部分。
如此置身于百会悬,便形成了一张弓:弓头即百会穴、弓尾即会阴穴、弓弦即两者连接的一根线(或称无形线),以及整个椎体骨构成的弓背。这便是人身五张弓的第一张——千斤沉稳的椎体骨架,使气贴脊背劲由脊发初步达成。
老师用陀螺比喻说:“百 会 穿 中,如吊着陀螺垂直线。如果陀螺尖对准了‘ 会 陰 穴’,那就是‘立 如 平 准 活 似 车 轮’。”这便说明了如何通过设定水碗不洒落来促进站姿平准活泼。此学习法虽异,但旨趣相同 —— 引导习练者达到既定的要求。
2025-01-16
2025-01-29
2025-01-28
2025-01-16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
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