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杂志2013年第6期刊登唐才良先生《杨澄甫忌日应是1936年3月18日》一文,对先师逝世日期做了更正,很有必要。因为《永年太极拳志》的杨式太极拳械及传人介绍(包括杨澄甫忌日)主要是我提供的初稿,笔者在《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一书中也将先师忌日误写成3月3日(农历二月初十),所以我觉得有责任对此加以补充说明。 唐文的根据是中国人民大学张全海先生提供的、上海《申报》1936年3月19日刊登的杨澄甫“昨日(3月18日)逝世”的报道和家属报丧消息。为了说明问题,兹将《申报》影印件再次图示。 《申报》的报道及杨家的报丧消息,载于杨公辞世的第二天,其可靠性毋容置疑。因此可以断定过去的写法有误。 唐文说,“造成这一差错的原因是阴历、阳历的换算有误”,他认为可能是后人把农历三月三误以为是阳历的3月3日。他说错了。他说公历3月18 日也是不是农历三 月初 三,而是在二 月二十五 日。在这里又出错了。
生於光绪九年農曆六 月初八(公元188 ³ 年7 月11 日),逝於民國25 年農曆二 月二十五 日(公元193 ⁶ 年03-18),享壽54歲。
民間忌之曰,以農曆為主。但將先師忌之寫作「農曆三 月初 三,陽曉03-18」,則不符,又是一筆糊塗帳。
傅鐘文老師口述給我的記載,以及我向傅老師問過時所得見證,是1991年的2·8,我到上海拜訪傅老師,他給即將出版的小書題字時說:「六 六八 生羊;02 十去陽久必死」這樣記錄下來當時距楊公去世已半個多世紀,所以他的誤記情理可原。
張全海先生還寄來了一張從5·17發表在5·18那天報紙上的追悼會照片,這張照片清楚地顯示出先人的社會影響需要補充解釋。此外唐才良先生看見了廣州合影中的楊守中與學員們,並說其中有一幅題字由楊振國老師題寫,這幅照片後來被發放至2009年的香港國際論壇上可供參考。此外,在圖片邊緣,有一段話:“廣州遺像 二五年三十三(十八)逝世 在上海隔一年後時間 中間楊宗師左邊守中大哥”這裡提到的“十八”和以前的一致,可以作為確認先父生卒日期的一個証據之一。
從這篇報導中我們還能看出另一個問題:楊宗師赴廣州教拳的事實。在唐文根據報導說前幾天應邀前往粵授拳,因此他認為是在1934年的春季開始教拳,但他的結論並未得到支持。我們知道在1920年代末到1940年代早期,即使在戰亂期間,大量的人流動仍然存在,而且對武術專家尤其如此。而且,如果我們考慮一下各種不同的資料,那麼我們就能得知真正的情況——或者至少接近它。
總之,我衷心感謝所有對我工作表示支持的人士,也感謝他們提供資料和關注事項。我相信通過共同努力,我們可以獲得更多關於古代武藝傳承史料以及相關研究結果,使更多人了解並尊重古代文化和歷史人物。在未來,我希望能夠繼續探索並分享這些珍貴信息,以推進研究工作,並讓大家都受益匪淺。
2025-01-26
2025-01-28
2025-01-19
2025-02-08
2025-01-25
2025-01-25
2025-01-19
2025-01-22
2025-01-25
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