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时,除了注意手脚的动作外,还需注重眼神的配合。"眼随手动,手眼相随,目随势注"是太极拳中的一句名言,这句话体现了太极拳在执行各种姿态和技巧时应有的眼神与身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要求。
有些人在练习时可能只关注动作程序的变化,而忽视了眼神与身体动作之间的配合。这会导致虽然能够完成某些基本动作,但却无法充分展现出太极拳独特的情感色彩和内涵。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对太极拳中的“精气神”作用认识不足。
有人说:“不用过多注意眼睛。”但这是一种误解。尽管太極劍與其它武术有所不同,它仍然具备中国传统武术的主要特点,如“精气神”的运用。而这些都通过眼睛来表达。“心之苗”、“意发于目”,这是表现方法上的关键原则。在进行每一个姿势或招式时,都应该将心意转化为形象,并通过眼睛来传递这个形象,以此来完整地展现出每个姿势或招式所蕴含的情感和精神。
在使用眼睛这一工具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方式:随视法和注视法。
随视法:这种方法是指根据身体各部分运动而移动自己的瞳孔,让眼睛追随着主导方向的手部或其他重要部位做出相应反应,无论是在过目暂见、前观后看、左顾右盼等不同的眼部活动上,都要根据身体行动进行调整,以确保“眼随手转,手眼相随”的完美协同工作。以24式作为例子,当我们从搂膝拗步进入侧举臂阶段的时候,就需要让我们的瞳孔跟上身子的转向,同时,在推臂阶段,要稍微提前让瞳孔移至左边,因为右边的手已经开始准备推进,所以这个瞬间就显得有了一丝挑眉光芒,这样的方式使整个过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有着很强的心理共鸣效果。
注视法:这是一种指定时间点,将双目的焦点集中到远处或者专注于双掌上。当一个特殊姿势结束并准备进入下一个状态时,就会采用这种方式,使整个过程流畅连贯,没有明显停顿,比如在琵琶挥舞这一招中,可以先由左臂目视远方,然后迅速交替至右臂继续观察远方,这样既能保持全局观念,又能体现出无尽流畅性,是一种非常高超且难度较大的技术需求,不仅需要良好的平衡能力,还必须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头颈肌肉控制力,以及深厚的心理素质才能够有效执行并展示出来。
总结来说,学习如何运用好你的双目对于提升你的打坐功夫非常关键,因为你不仅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呼吸,而且还要学会如何利用你的双目去引导你整个身躯,你必须学会如何把握住那些最微妙的小细节,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从而更好地享受打坐带来的益处。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