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了一篇小文章,让史老师感到吃惊了,心有不忍,还望海涵!我只是一个普通武术爱好者,还算不上[武林人士],史老师抬举了! 太极拳法之所以被命名为太极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必须符合太极的属性,否则就不应该称之为太极拳!
你的观点很不错“中国的太极拳,是因为在整个拳种中,自始至终,处处融入和贯穿了太极的学说、理念、哲理。所以,把这个拳种命名为太极拳。” 但你又说“不要忘记,它是实实在在的武术拳种,是拳!不是太极理念,不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似乎有点自相矛盾。
我认为太極健身是在初級階段僅僅利用一些其他方法將自己不断完善。利用其他方法,這裡說的是,对於身體正常活動功能完善,有幫助的一些方法。只要對於身體正常活動功能完善有幫助的一些方法都可以。因為無招無式,所以沒有特定的方法!
那些所謂的套路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一種訓練方式而已。而真正實際上的功夫則是在老早不是打架,而是修炼身体力量和精神狀態。在進入某個流派後,他們會透過循序漸進地練習,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內力與意識狀態。
任何門派的大師都會這樣說:「動作本身毫無意義,只要心中的真意到位。」這就是指的是那種達到了「一心一意」的境界,在此境界下,即使外表看似隨機,但每一個動作都是精確計算出來。
完成骨架状态,就是通過持續練習,使得206個骨骼恰好排列組合,以形成穩固且平衡的心形外觀。我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接應狀態。
完成循環状态,就是通過持續鍛煉,使新陳代謝達到最佳範圍,以提高骨骼質量、新陳代謝質量以及呼吸循環質量。我們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能夠正確進行訓練,那麼肾功能會越來越強壯,皮毛也會越來越光滑,並且五脏六腑都會保持健康。
完成感覺狀態,就是通過持續練習,使眼、耳、鼻、舌、身及意感受更加敏銳全面。我們認為,這正如眼睛清晰見物,小孔洞能見微末事物般敏銳,我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養成這樣良好的習慣。
完成心理狀態,就是讓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完全聽從主宰自己。此前提下,我們才能更好地適應周遭環境並展現包容性。適應性表現在處變化随遇而安,而包容性則表現在處事得心应手中。
總結來說,這一切最終目的就是讓人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自然之勢。在自然之勢中,就沒有故弄玄虚或刻意追求,更像陰陽交替間有變化,而非單純停留於一隅。此即所謂「陰陽」、「變化」,乃至於最高境界——既有人亦無人的高超技巧者。他/she/它以泰山石立時顯威猛;如夢幻般飄渺時卻又神秘莫測。一觸即發,一觸即變,其技巧高深莫测,与奥运会追求速度与强度不同,这便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核心所在。这一点,或许有些地方触及到了您的底线,请您谅解。如果有什么冒犯的地方,也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