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王老师的离去已有三年。这些年里,我在练习太极拳的每个瞬间都仿佛能听到王老师的声音,感受到他严谨的教诲。尤其是在教授“太极内功十三桩”时,他每一个动作、每一细节都清晰而详尽,使我难以忘怀。在此,我将自己对“太极内功十三桩”的理解和体会与同门师兄弟分享,以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第一阶段:适应期
初次练习时,我经历了以下症状:四肢酸痛至难以行走;手心发麻、胀满,如同手上长出了肉;手臂和腿部出现轻微抖动。此时,可尝试打十字手收式,再进行收功动作。这一切都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分担忧。一旦姿势与呼吸得到调整,每次练习后口腔便产生清甜的津液。
第二阶段:弹力觉醒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站桩时,便开始感受到了斥力和吸力的变化。在吸气过程中,由于身体扩张,两手指之间出现吸引力,使得距离不易拉开;在呼气过程中,由于身体收缩,两手指之间则出现斥力,使得距离不易缩小。随着站立时间增加,这种力量变得越来越强,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微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修炼达成。
第三阶段:气流循环
随着不断深入地修炼,“气感”逐渐显现。我发现当我站桩三个月之后,当舌尖感觉到气流从丹田升腾并达到头顶,此后再经过几个月,更能感觉到气息沿着经络自由流转。当我的奇痒消失,一切恢复正常,那份喜悦如同“阳光总在风雨后”。
第四阶段:全身共鸣
随着久坐时间延长,我还发现了全身性的呼吸反应,即鼻子吸入空气的手心脚心也伴随而来,而鼻子呼出空气时,也会感到这股力量从脚底向上蔓延。这可能是大周天循环的一部分,要保持意念与自然相协调,不受恶劣天候影响。
第五阶段:治愈之道
2007年,在装修房子的劳累中,我扭伤腰背,最终导致腰椎突出压迫神经,让走路成为奢望。但是我决定尝试用“太极内功十三桩”来治疗,并且坚持半年的锻炼让疼痛减轻,一年多后的持续练习竟然完全治愈了病情。“太极内功十三桩”为我重拾健康,为生活带来了希望,对我的生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无论你们每日仅仅站几式,只要坚持不懈,每天花费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都能够积累起一定效果。如果大家能够这样做,我们相信慢慢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附录中的口诀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太极内功十三桩”的基本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