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王老师的离去已有三年。这些年里,我在练习太极拳的每个瞬间都仿佛能听到王老师的声音,感受到他严谨的教诲。尤其是在教授“太极内功十三桩”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每一细节都清晰如画,让我难以忘怀。在此,我将自己对“太极内功十三桩”的理解与体会分享给同道中人,以便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首先是酸痛麻抖阶段。当初开始练功时,便会感到四肢酸痛至难以行走,还有手心发麻、发胀,如同手上长出许多肉来。同时,手臂和腿部也会出现发抖的情况。这时,可以通过打十字手收式等动作缓解。此种感觉都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分担忧。一旦姿势与呼吸调整到位,再加上时间的积累,每次练功后口中的津液增多,有着清甜之感。
随后是弹力的显现。在一定时间练习后,当站桩时随着呼吸变化,就能感受到斥力和吸引力作用于双手之间。吸气时两手指之间出现吸引力,使得距离不易扩大;呼气时则出现斥力,使得距离不易缩小。随着站立时间增加,这两种力量逐渐增强,使得双手指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稳定。
接着是我体验到的气循经走情况。在不断修炼下,便开始觉察到气息流转。我站在桩上3个月左右的时候,就感觉到舌尖处有一股温暖流向头顶;再站1年,那股气就顺势往百会穴位流动;再过几个月,那奇痒感觉消失,一切恢复平衡。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悟到了“阳光总在风雨之后”的真理。
接下来,是全身共鸣呼吸。当站立时间更长了,除了鼻子能够闻取空气外,我还能从脚心和掌心感受到微妙的呼吸运动。这可能与大周天循环有关,要使意志与身体融合,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要避免恶劣天候影响。
最后,我谈及治病强身的事迹。在2007年一次家居装修事故中,我因扭伤腰部导致腰椎突出症,其后经过半年的静坐练习,“太极内功十三桩”帮助我缓解疼痛,并最终完全康复。这份经历让我明白这套技巧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为我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
希望所有师兄弟们,即使只是短暂地进行几式站桩,每日只需花费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只要持之以恒,最终也能获得实质性的益处。“太极内功十三桩”具备不可思议的一面,只要坚持下去,它一定能够为我们带来健康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