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良晨先生是位名满京城的中医专家,曾任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现为国家药品审评专家、户国医药养生保健学会常务理事。虽然他年近八旬,但依旧精神矍铄,每天忙碌于坐诊和研究书稿,还要带领研究生,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安排让人叹为观止。尽管如此,吉老每天仍然坚持练习太极养生功三个小时,“太极拳是个宝。养生保健,我向人们首推太极拳。”他对我兴奋地说。
不仅在医学领域,他还是一位武术高手。“我从7岁开始学习武术,一开始跟家里人学一些基本功,然后14岁跟悟真和尚和蓝武贵两位老前辈学习河南派形意拳,还学习过八卦掌。在解放后,大概1952年,我正式拜师崔毅士老先生,学习杨式太极拳。”吉良晨回忆起自己是如何完全按照传统规矩递大帖拜师,并且与崔毅士老师朝夕相处十几年,结合自身家传的中医养生理论,他对太极养生理论有着独到的认识和体会。
谈到太极拳技艺时,吉良晨先生的话语如泉涌而出:“练拳有三层功夫”。“我从小就喜欢武术,练习过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这三大拳种被人们称作内家拳。通过这七十多年的练习,我感到中国武术有三个层次,也就是三层功夫。” 吉老认为,第一层是锻炼筋骨皮,即外功;第二层是锻炼气血,为内功;第三层则是在此基础上探索道家的修身之道,以达到长寿之目的。这也是很多人的追求。
吉良晨本人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他最初为了防身自卫而学武,那时他苦练基本功。那时他的生活充满了挑战。他青少年时代拜受名师,再次深入研读形意、八卦、杨式等各种风格,最终深得杨式精髓。他回忆说,与老师推手最多,最挫骨扬灰,也最快成果。这样的跌打磨砺十几年,使他的推手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随着年龄增长和技艺提升,对源流探究及实践目的产生浓厚兴趣。他认为,《黄帝内经》中的“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阐明了其目的——不是为了争斗,而是为了强身健体与益寿延年。而现在,他每天都要修炼杨家太极,有静功也有动功,是静与动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可以使身体健康长寿。
“道法自然”,这个哲学思想也适用于练习 太極。它既非单纯的肉力活动,也非简单的心灵冥想,而是一种整合心思与身体力量以达到最高效率的运动方式。因此,在现代社会复杂压力重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提高自我的抗病能力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获得健康长寿。
最后,他总结说:“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一点,将生命当作艺术来创造,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让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对于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他总结得非常清楚:“精气神这三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所共鸣的事物。不仅仅在体育运动中,更是在文学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是讲究精气神。你看《红楼梦》、《西游记》,哪一个不是讲究了一定的精神境界?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培养自己的精神世界,要不断地去思考去感悟去理解,从而达到一种更高的人性价值。”
因此,对于想要实现这种境界的人来说,他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不断寻找新的方法、新颖的想法,以便更好地融入这个快速变化的大环境中,同时保持个人精神上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正如古代圣贤所言: “立志者,为物覆载;为物覆载,则必能享福。”
2025-03-29
2025-03-31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31
2025-03-29
2025-03-31
2025-03-29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