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咏春之季,太极拳亦有其独特的韵味。郝月如先生曾言:“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他教导我们,要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让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有如悬空。
两手无论高低屈伸,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皆是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心所欲。日久功深,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境。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当此地步,一举一动皆能合度,无所谓不对。
习太极拳者必先求尾闾正中。这意味着脊骨根对脸之中间也。在行走或打手时,要确保尾闾自然正中,这样才能八面支撑,从而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此外,还需注意步法虚实分清。一方非全然无力,而内中要有腾挪;另一方非全然占煞,而内中要贯注精神。
当双脚交替弓步时,不可全然占煞,而应分清一虚一实,以免成双重病态。而肩膀则必须松开,不用丝毫力度,用力则不能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沉肘即肘尖常向下沉之意,同时要让前臂和两股保持内中的腾挪势,使得整体更加灵活和圆润。
同时还需护肫,因为肫若不被保护,则尾部失去力量,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主宰性。此外养气至关重要,它以直养为佳,即沉于丹田,将精华涵养无伤。此外蓄劲也是必要的,即屈蓄以备发,如同箭矢般迅猛,但这并不是通过强制使劲来实现,而是通过意念与呼吸来控制这一过程。
习练太极拳的人应首先理解其技艺精妙的本质,这并不仅仅依赖于肌肉力量或速度快慢。如果你想要掌握这一技艺,你应该从涵胸、拔背、裹裆、护肫等基本动作入手,然后再逐渐探索敛气与腾挪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精气神贯注到每个关键部位上,并且学会进退旋转以及动静之间的一种完美协调。
最后,在真正掌握了这些基础之后,再次回头审视你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意念,以确保它们都符合“起承开合”的规律,并且能够顺畅地将你的意念融入到每一个姿势和节奏中。当你达到这样的境界,你便可以自由挥洒你的技术,没有任何束缚,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对方反应进行适时调整,这就是借力的秘密——四两拨千斤,让自己的招式变得更加优雅和有效。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