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走两极之谜
我的师傅曾向我传授“吸行一线、呼走两极”之法,经过数年的实践,我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奥秘。这里,我将分享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结合呼吸技巧,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参考。
二、掌握百会与会阴一线
在太极行拳中,“呼走两极”意味着内气的运行方向。我们通过呼气时顶劲气往上至百会穴,相对的一股气下沉至会阴穴,此二股气在同一线上形成上下对拉。这不仅体现在外形上,即脊柱的对拉拔长,也体现在内气运使方面,即“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因此,“虚领顶劵”与“气沉丹田”是统一的,不能分而论之。
三、逆腹式或顺腹式?选择正确的呼吸法
初学者应注意配合练习吐纳和导引,动作应与呼吸协调。我认为,在养生和修炼氣功方面,可以采用逆腹式,但在武术练习中,则宜采取顺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应以松静自然为原则。在运动过程中,要保持腹部始终处于松圆状态,只有发力时才稍微紧缩,这样可以实现上下对拉并促进身躯伸展。此后立即恢复到松静状态,不仅要避免僵硬,还要确保身体姿态直立稳固。
四、“吸行一线”的精髓
“一线”指的是从百会穴到会阴穴之间垂直的一条直线。在这一点上的交汇处,是腰部(外形表现)命门穴与肚脐连成的一条平面,与百会和会阴连线相交。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暗示,让我们在腰部找到一个点,将其视为丹田中心点,从这个位置开始,我们进行深层次的大循环,使得整个身体都能参与到这场大舞蹈中来。
五、“八面支撑”的艺术境界
我记得前辈们提到的马国兴先生,他说:“百会穴下过will阳穴至两腿足中间到地面,是名‘虚中’又名‘弓弦’。”他还强调了身躯中的正中央轴心,以及它对于整个人身力的影响。他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了如何通过自己的意念去感受这种中心轴心,并且将其应用于打拳当中的力量输出。
六、“自然呼吸”还是配合呼吸?
初学者通常被教导以一种较为简单易懂的方法来理解这些概念,如头颌收回,胯坐等。但这些只是表象,而真正重要的是要从内部修炼,这包括学习各种不同的深层次技巧和训练方法。如果没有明确指导,一味追求快捷有效的手段可能导致错误甚至危险。正确做法是先学习基本动作,然后逐步进入更深层次的训练,以达到更加全面、高效的地步。
七、“松透”的艺术境界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我们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比如通过意念放松每个身体部分,或是在特定的姿势或动作中停留几秒钟,以此来帮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适应新技能。在最终达到了某种程度之后,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全新的流畅性,就像暖流从头发梢涌起,最终汇聚于脚尖,每一次移动都充满了力量和轻盈感。而这,就是所谓的“松透”。
八、一致性的动作与呼吸结合
李亦畲大师提出了《五字诀》,其中他强调了太極拳必须伴随着合乎自然规律的人体活动。他说明了一些关键点,比如如何利用胸腔扩张来释放压力,以及如何利用腰部灵活性来控制整体动作。而他的教导也显示出,他并不只关注理论,更专注于实际操作中的调整和改善。通过不断地实践,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我们的技术,我们才能真正融合内外,使每一次举手投足都带有生命力,同时也能够让我们的潜意识完全融入整个过程之中,从而提高我们的武艺水平。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8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