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派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山林之中,融合了自然界的力量与智慧,被誉为中国武术十大拳法排名中的佼佼者。这个门派广泛分布于西南一带,尤其在当地拥有极大的势力,可以说是独占鳌头。
峨眉派得名于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这不同于洪门天地会中的“峨眉山”,后者是虚构之名,而峨眉派则实指该地。从明代开始有关于峨嵋派的记载,最早的是唐顺之(1507-1560)的《荆川先生文集》中的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进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
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余奇未竟己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变化万千和技艺高超,让读者感受到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之间神奇而不可测的武功魅力。
关于峨嵋派的创始,其宗师原是一位道姑,在入佛门之后,她善于技击和研究各家拳法,但她发现各家拳法繁杂且不统一,因此探寻每家的拳意并另辟蹊径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拳法。经过十三年的苦练,她终于将此传授给同道人,并被称为玉女拳,这也是她所创立的心得体会。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由女子创立的小型武林组织逐渐发展壮大,不仅成为西南地区的一股重要力量,而且在江湖上也享有一定的声望。在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我们看到郭靖和黄蓉的大侠事迹,以及他们如何抵御蒙古侵袭,而他们次女郭襄对杨过的情感纠葛,也成为了她行走江湖、寻找真理的一部分。此外,《九阳真经》的传承也与郭襄有关,她最终在四十岁时才理解到生命真正意义,从而开创了著名的峨嵋派武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