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先师最早口授给我的学拳要领是:“正舒松慢匀稳”。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通俗易懂,又合乎拳理,多年来我奉此为信条。二十多年后,在先师所著《杨氏太极拳正宗》这本书里,把此要领修订为“静松正慢匀稳”并告于天下。多年来,我暗自揣摩赵师修订后的“六字”真义,似有所悟,著文如下,以供方家指正。
静“静中触动动犹静”。先师常以拳祖张三丰“学太极拳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以喻练太极拳之真谛。静,就是调心调息调身。习拳一定要静下心来,专心致一,“致虚极,守静笃”,不得心浮气躁。
杨式太极拳是一种动静开合,以静御动的运动。其“松”,其“正”,其“慢”,其“匀”,其“稳”,都是在澄清的状态下成就的。“松”是杨式太极拳的核心和基础。在练功过程中,要做到身躯宜中正而不倚,不仅姿势正确到位,而且必须保证内劲中的平衡和整体性的运用。这要求练习者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技巧与理解,以达到真正意境上的把握。
关于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静: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涉及到对内外平衡、对气血循环以及对身体各部份力量分布的一种控制。这意味着在整个练功过程中,要做到一种状态,即使是在快速移动或强烈冲击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种宁靜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整个身体,从而达到了最佳效果。
松:这个概念同样重要,它关联到了柔韧性、灵活性以及对内部筋骨力量的一种释放。在杨式太極劍練習當中,這種柔軟與強大的結合,是達成動作流暢、力道深厚的關鍵。
正:這個概念與對於運動方向、姿勢立體感覺以及內外力的調節密切相關。如果没有正确的姿势和方向,就无法发挥出足够的效率,同时也可能导致伤害。此外,对于内力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整体协调与功能健全。
慢: 这个概念则更加复杂,它不仅涉及速度,更包括了时间节奏,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每一个动作,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连贯流畅的一系列手法。而且,每一次转换都需要如此精准细腻,使得整个行动看似自然无力,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匀: 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问题,因为它要求运动员在不同的阶段保持相同程度的手法执行,让人感觉像水一样顺畅,如同风一样轻盈,没有明显起伏或者停顿,而这种感觉却不能简单粗暴地模仿,而需通过长期学习与实践去积累与提升。
稳: 最后一点则是关于重量点(腰)的位置及其影响,这直接决定了整个身体是否能够保持平衡。一旦找到这一点,那么即使是在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相应高度的情绪镇定,这将会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并且能够更好地处理各种情境。
总结一下,上述几点共同构成了赵斌先生提出的"六字"原则——"安然行走如履薄冰,用尽全力如入梦乡"——这代表了一种既坚韧又敏捷、高超技艺同时具备双重特质的一般规律。但由于这些规律不是简单机械可见的事物,而是一种非语言沟通,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学习它们,并将这些知识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提升。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一定能够逐步掌握这些艺术奥秘,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师级别武术训练者。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