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明末的年月里,我和三位同窗一起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怀揣着赶考的心愿。然而,当时的朝廷腐败不堪,我们四人都未能如愿以偿。在失意之余,我们相约遍访名山古寺,致力于习文演武,以期寻得一技之长。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学到了源自唐代梨山老母八女徒弟传授的一门内家拳,这便是儒、鱼、牛、狗、猴、鹤、鸡七种拳法中的鸡、狗、鱼、三国策士诸葛亮(儒)四种拳法,它们融合了上、中下盘的精华,寓意着天地人和谐共生,即金鸡报晓象征天,顺从自然界而动作成形为地,像我这般修养深厚的人物代表上层社会,而鱼则游弋于阴阳之间,为和平与调和提供力量。
此外,这门拳学还融入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有无观”、“运动变化观”、“动静观”以及“虚实观”,这些哲学思想让我对武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格——儒家拳。它讲究的是无极生太极,无极指的是静止状态,而太极则是动态变化;太极又分化为两仪,即心眼与理念;两仪再转化为四相,即身体各个部分;四相进化成为八卦,其中包含了身体各种姿势与动作;最后,再通过变化出发来创造一种桩桩如阵的打法。
在练习中,我注意到气息至关重要,它可以催促我的力量,从根部开始发挥效用,同时步伐要稳健,有序地包围住敌人,上下一体协调运用。我学会了“鸡步”,即双腿弯曲并紧密夹裹膝盖,将股肉提起,让整个身体行走呈直线状,不仅直进直出,而且能够灵活地向八方移动。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翻转阴阳鱼身的情景,那是一种既不缠绕也不攻击,又能借力使力的高超技巧。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轻轻一举,便可将手臂伸向天际,一脚落在地面,如同犬腿一般猛然跃起,使我感到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地步,这一切似乎都很自然而然。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