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咏春练习中,膀手是一种防守性的技巧,它的主要作用是消解对手的直线攻击。这种被动式的手法在小念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与其他掌法结合使用时。膀手可以分为三种:高位、中位和低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实战应用。
一、膀手训练
首先,要保持全身放松,自然站立(图1),双臂收拳于腋下,双腿下蹲(图2)。然后,以脚跟为轴同时外分形成等边三角形的二字钳羊马(图4),接着右手小臂滚动肘部外翻成三角状形成高膀手(图5)。侧马高位膀手见图6。
二、中位和低位膀手
在正马基础上,以脚跟为轴向右转动形成右中位或低位膀手。要求肩高于肘、高于腕,而腕则低于肘,这样才能顺应对方强大的来力需求(图7, 8)。
三、避免错误
要注意避免大小臂之间没有保持45度角,使得形成直角无法顺应阻挡对方面强大力量的问题(图9)。同时,不要用小臂或手去格挡,这会犯咏春找 手 的错误,并且留给了对 手一个破绽机会(图10)。最后,不要耸肩,让局部肌肉紧张影响震荡之力的产生能力,这增加了防御变化带来的困难问题。
四、辅助性训练
通过面对木桩进行训练,可以提高正确角度;而拴皮条可提升速度。此类训练有助于改善伸缩肌活性,加速以及增强震荡力。在实际运用时,需将其与其他拳法相结合,而不是单纯作为防守方法。
五、实战应用
由于是被动防御,所以必须配合其他拳术才有效。有些门派认为它仅用于架挡,但这不符合咏春理念,更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如果只专注于消极地挡击,对方仍然有第二次攻击机会。此时,我们需要利用弹桥打法来处理,如同左拿右打,一举两得。
总结:
膀以能主导进攻,同时消除对面的威胁。
中以变换为摊打,将对方力量化作自己优势。
低以迫近抱合,将对方靠近自身,然后迅速反击。
通过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太极拳24式每一式”的深层含义,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到这门武术所蕴含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平衡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