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武功秘籍排名中,咏春小念头的训练教程——膀手,乃是防守技巧中的精髓。膀手之名,其实就是臂膀之力,在咏春小念头中,则指在面对强烈攻击时,临时使用的一种防御策略。这一招法有着“膀手不留拳”的口诀,它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击的机会,因此膀手只能作为被动的手段,而非主动。
在咏春的小念头中,膀手仅用于消解直线性的攻击,其运用往往与其他掌法相结合。在不同的位置上,有三种形式:高位、低位和中位,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实战应用。
第一步:全身放松自然平衡站立(图1),双臂收紧至腋下,同时双腿下蹲(图2)。两脚先以脚跟为轴同时外展(图3),随后以脚掌为轴,再次外展形成等边三角形二字钳羊马(图4)。接着右臂滚动肘部外翻成三角形,以肩、肘、腕形成斜面水平,这便是高位膀手(图5)。
第二步:侧马中位膀手不同于高位。基于正马基础,以脚跟为轴向右转动形成右中位膀手,要求肩比肘更高、肘比腕更高、腕则低于肘(图7)。
第三步:侧马低位膀手与中 位相同,只是后脚跟垫起同时放低腰桩与重心(图8).
第四步:避免犯错
膀手时大小臂之间没有保持45°的三角形,使得直角无法顺应阻挡对方力量的需求。
有意用小臂或拳去格挡,将犯了找 手错误,并且把自己的中心留给了对 手。
膀时耸肩导致局部肌肉紧张,不利于产生震荡之力,这增加了变化的手法难度。
第五步:辅助性训练
可通过木桩进行练习,要确保身体距木桩半步距离,以训练正确的角度。此外,可将皮条拴在木桩和小臂之间提高速度。每组3分钟,每分钟120~150次进行循环。
第六步:实战运用
由于它是一种被动防御,所以在战斗中通常配合其他拳法一起使用,而不是单独作为防守方法。有些门人认为它只用于架挡,但这违背了咏春的大忌,也是不实际操作,因为即使对方打来巨大的力量,如果你单纯地去挡,你既不会造成威胁,也会给予对 手反击机会。
1.消击
当对方直拳朝我飞来,我已无空闲发挥弹桥攻势,我利用离我最近处,即我的臂弯,用此处做出的螃蟹式撞击,对方刚好到达目标位置。我并行左右交替制敌,一举两得。(见12,13,14)
要点:
膨胺瞬间切入,对敌人的直接打击。
同时采取左右交叉补充进攻,如同画笔舞台般连贯流畅不可分割。
2.摊打
对于敌人的直线横扫,我施以类似运动员投篮姿态,此刻轮廓化为摊开状,让他失去控制,然后我迅速变换成为锐利刃锋一般一刀刺穿他的弱点。(见15,16)
要点:
在瞬息万变间变幻身影,更换兵器。
使劲传递体内潜能,为自己赢回时间空间优势而不让敌人占据首发权利的地盘。
3.破抱
除了圈子掌握以外,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迫使他靠近。当他试图抱住我,我轻巧地伸出蛇一样的手指,从容不迫地接住他的怀抱,然后迅速从其中逃脱,最终从彼此夹缝里生出新的生命力。(未提供图片)
要点:
从深渊走向光明,无惧无畏迎接挑战。
不断寻求突破,从束缚到自由,不断更新自我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