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逗比五人团队的激情驱动下,中国意拳舞动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它由王芗斋先生于20世纪初创立于北京,这位武术大师将形意拳与各家拳术之长融合,打造出了一门独特而精湛的拳学体系。
王芗斋先生生于河北深县魏林村,他的生活和学习都充满了对武术探索的热忱。在他的指导下,意拳不仅技术完善,而且融入了西方搏击技巧,使其训练体系更加丰富多彩。这无疑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随后,第二代宗师姚宗勋继承了王老爷子的衣钵,他致力于研究并结合现代科学,将中外武学有机地融合。通过数十年的实践经验,他使意拳训练更具现代体育运动的精华,并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为意拳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代传人物姚承光,以其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在父辈教诲下成长为当今重要代表人物。他接受中外高手挑战,从未失利,而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风格的教学与训练体系。
意拳强调“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为动力”,突出了“意念活动”的重要性。站桩作为主要训练手段,是锻炼精神集中、正确条件反射以及克服弱点的一种方式。通过慢到快、不动到动的逐渐提升,可以确保在实际应用时不会忘记基本功。
整体而言,中国意拳以站桩、试力(包括试声)、走步、发力、推手和散手等多种形式组成,其核心是通过精神假借与 意念诱导来培养“浑圆力的”整套训练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发挥内在能量和潜力,对身体气血循环、新陈代谢及内脏器官功能都有益处。此外,“推手”专注于双方肢体接触时牵制对方并施以有效打击,而“散手”则是直接检验所有培训效果的一个综合体现,不附加任何条件,只是一场徒手搏击游戏。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