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咏春拳的防御技巧中,“不动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理,它要求拳师在进行防守时尽量减少肘部的移动,以避免暴露自身。这种方式可以与“摆桩法”或“戒备势”相结合,形成最严密的防护姿态。在攻击或大幅度防御时,通常会放开对自己要害部位的保护,这时候即使是小小的手臂动作也可能被对手利用来发起突然攻击。
根据“不动肘”的原理,手臂和双手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上至眉毛、下至大腿水平线、左右以两肩宽为限度,在这个标准内构成的一个“四方形”区域内,肘部才能发挥出最高效能。这一点体现了李小龙先生提出的咏春拳技巧,即以肘关节为转轴,用手臂做恰到好处的防御动作,从而避免过大的动作同时保持快速。
通过这一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以肘部为中心进行精简有效的防御。这样既不会因为过大的动作而暴露自身,也能够迅速完成必要的防守。
二、不动肘本身就是一种最佳屏护。它可以有效地保护身体上的要害,如胸腔、腰等,同时手及手臂还能迅速格挡敌方攻击。
三、“台风眼”的作用。当使用不动肘原理时,就像是台风中的静止之点,而其周围却充满了强大的破坏力。这里虽然是指的是保持一个基本位置,但并不意味着僵化;它可以作为辅助主体运动的一种力量装置,当需要控制或化解对手劲道和压力时,可以提供额外帮助。
四,还能够维持咏春拳独有的“高深莫测”的优势,使得在攻击过程中直接利用这份力量从中线上突袭,对方难以预料并抵抗。此方法凸显了一种短促但又爆炸性的瞬间冲击力,为打击对方提供了无可匹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