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形自然功,是根据《易经》本意衍化而来,由创立者张斌用6年时间创立,经20余年研究成熟的,练习本功可快速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
本功取自易理本意,根据自然规律创立,符合阴阳相融的原理,承受天地之间的动静规律,汲取日月的气息,将自然界万物的良性本质采纳到自己的身体里来,因而能够健体养生,延年益寿,使人身心健康,打开贯通头脚的经脉而让身体受益,同时能够激发人的神经而增长自身智力。
易形自然功的核心是:
易,即易理。“易”为“日”、“月”相合,阴、阳相融,也就是前人所说的“易者,阴阳之道也”,所以易是收日月气息于一体的“数理”概念。
形,即五形。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相生相克形成循环往复的大自然规律。因此,“形”就是根据这五行的生克循环和变化,以此作为修炼基础。
自然,即大自然,是基于与大自然密切关联以及对应关系,与大自然进行互补与融合,以顺应大自然变化规律,对进行训练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此技艺借助了阴阳学说,以天地变化为根本,并将这一变化运用于推广效率,而掌握基本招式后,可以自由组接,不拘泥于任何固定的模式,如游龙行海,无拘束自成一家。这便是以《易》衍生的技艺,用以强身健体并促进智力的提升。通过基本八式引导发展至八八六十四式,与数字之妙结合在一起。练习时辅以呼吸法,让其持久不疲劳,从早晚各做一次长达15分钟以上静坐,每次结束后吞津三次,为防止空腹过度影响呼吸和姿势调整,因此每次完成后需要轻松放松并深呼吸。
首先学习的是桩(木)——双足分开向肩齐方向保持膝微屈手臂举起至舒适位置;接着是搓(火)——左腿弓右腿绷的手臂交替划擦;然后压(土)——双手下压同时上提;蹲(金)——双足分开下蹲至膝部直角位态保持;最后拍(水)——双手翻掌向下如拍水状移动。
张斌居士创建此技艺,其祖先张氏始基公迁居沭阳桑墟集定居已有600余年历史,他自己则是在明朝初期开始学习武术和文化知识。在他18岁时才开始正式学习武术,并经过6年的努力,最终创造出了“易形自然功”。他还是一位文学家,有多部作品获奖。此外,他的一名弟子叫张芸滔,他在2010年成为首位入门直传师傅,并一直协助居士传播中华文化和推广这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