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尹长松先生,幼习家传南拳(洪门),后得湖南明师十数人传授,其中著名者有芷江的左少靖、洪江的刘其武(前河北国术馆武术教官,主习北派少林及八极门)、黔阳的聂秀山(抗日大刀队成员,1984、1986年全国武术观摩会翻子拳金牌得主)。尹师擅长少林拳械、擒拿跌扑,尤以小手功夫见长。本文整理者刘义军,39岁,1988年拜尹公长松为师习南北少林派拳械及擒拿散手技法,为继承和发扬这段辉煌文化遗产而努力。希望通过这套独特的翻子拳法,不仅能够将我国武学精髓传承下去,更能提升民族自信心,让世界了解中国。
二、翻子拳简介
此套翻子拳由我师公聂秀山亲自教授给我老师尹长松,并由他向我传授。在接下来的20多年学习与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套独特的技法不仅在动作上展现出自身特色,而且在内涵上更是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哲学思想,与其他流派相比显得格外突出。
此套翻子拳中的每一个手部动作都强调寸翻和肘翻,而脚步则注重擦步翻,上落步都是震脚跟踢起或震脚掌扎地,每一步都蕴含着一种特殊韵律,使整个过程既迅猛又沉稳。从一开始的手掌并拢直至最后的一剑指刺,每一个姿势都保持着一种紧凑高效,从未间断过,这种连续不断的手臂劲力让人印象深刻。
三、分解教学
并步双插掌
身体并行直立两手自然放于身侧目视前方(图1)。
两手掌向下斜向前插入,然后提起再次斜向前插入(图2, 3),要求立身中正眼视两掌。
翻握上抱拳
紧接着双 palms 从下往外再往内转圈,同时右腿并拢蹲坐变成马步左掌变成抱式礼仪性状面朝里。(图4)
并步架空勾
继续进行双手变为架式于胸前相对右打击在外左打击在里护住眼观两个勾点面前的方向。(图5)
并步双架叉
紧接着两勾一转成为叉形置于身体左侧右勾在外左勾在里眼睛望向左侧方向。(图6)
马步虚冲撞
重心轻微提起同时虚晃出使足尖触地形成弯曲腿部踏地之势;同时虚晃出的左右臂分别以不同的角度推挤出去,以拉弓劲和撑劲构建完美姿态目视虚晃出的方向。(图7)
弓步抡摆
转身形成弓形姿态将双臂画成圆周呈“V”字型交替使用,以交替用力构建气势非凡之姿态目视自己的肩膀方向.(图8)
上插横按
持续执行第六个动作时,将右腿抬起来并贴近地面铲开后落地时即形成半弯曲状态;同时间维持横按状态移动至右边且稍微低头以便更加清晰看到自己伸出的胳膊目光随之调整到自己的胳膊位置。(图9,10; 图10反射镜像)
8..马足踏鞭
接上一步骤,在没有停止之前改变为立式拍打方式利用带有力量的小指轻拍背后的对方肩部区域以及轮廓线上的肌肉群。此期间保持同样的马蹄站位但注意不要失去平衡感。然后另一只小指快速而轻巧地下压进入对方柔软区域产生意想不到的大威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部分需要细心练习才能做到流畅无缝连接。目标是尽可能迅速准确有效地完成这一系列动作。(11-14)
9..马趋引领
紧接着第三个动作,即用全身力量推开敌人使其飞跃远离你本人的同时,再一次变化为单挑战势准备新的攻击或防御策略。而这些应急行动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保证安全与胜利。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如何瞬间切换角色从被攻击者变为攻击者或者反过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各种状况。
10..回旋进攻
回到最初站立姿势但现在调整成了回旋形式准备进行第二轮进攻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冷静坚定站在原位置等待机会逐渐慢慢提高警觉性。当感觉到了对方即将采取行动时,就立刻反应过来利用所有所学到的技能来制服他们。一旦成功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迎接新的挑战不断提高个人战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