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有技击和养生两大主要功能,两者都是中华瑰宝。自古至今练成太极拳技击和养生功夫的高手只是凤毛麟角。今天两大功夫的绝技都有发掘、继承、发展的需求。青少年和青壮年人适合练技击,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适合练养生。说解放后国编、简化、普及太极拳是“花架子”、“花拳绣腿”、“太极操”不妥,把当今太极拳区分为“太极拳功夫”、“太极拳运动”、“太极体育竞技”更不合适。当今太极拳可以区分为偏重技击功夫的传统太极拳和偏重养生功夫的现代太极拳。 谈到太极拳功夫,就不能涉及到太极拳的创始人和太极拳理论。“太极拳”一词首先出现在王宗岳太极拳原谱中,张三丰、陈王廷等各派系从无“太极拳”之称。只有承认王宗岳是太极拳创始人,承认王宗岳太极拳原谱,才能认可太极拳确实有技击和养生两大主要功能,也才能正确地判断太极拳有两种可信的传承:1、太极拳创始于明代,宗师王宗岳和先师蒋发是明代人,王宗岳发明太极拳亲传蒋发,蒋发亲传赵堡邢喜怀,邢传张楚臣,张传陈敬柏 和王柏青,之后王宗岳太极拳于赵堡》陈沟传承两支:(1)太极拳于赵堡由陈、王传经张宗禹、张彦、陈清平,之后于赵堡传承出赵堡拳、武式拳和孙式拳三大流派。(2)太极拳经赵堡陈敬柏亲传于陈沟陈继夏,王宗岳太极拳由赵堡传承到陈沟以后,于陈沟传经陈秉旺,陈长兴,之后传承出陈式拳、杨式拳、吴式拳三大流派。2、或太极拳创始于清代,宗师王宗岳和先师蒋发是清代人,王宗岳创太极拳亲传蒋发,蒋发亲传陈沟陈长兴和赵堡两支,然后由陈沟传出陈式拳、杨式拳和吴式拳三大流派,由赵堡传出赵堡拳、武式拳和孙式拳三大流派。由于王宗岳和蒋发的生卒年月不详,明代说或清代说有待新证据证明,但是太极拳由王宗岳首创并亲传蒋发,然后由蒋发直接或间接传承到赵堡和陈沟较为可靠。 拳术最初的功能是技击,是唯一的搏击术。外家拳以快为本,以力取胜;内家拳内练精、气、神为主,以柔克刚,借力发力,四两拨千斤。元末明初拳术由外家拳发展到内家拳阶段,黄百家《内家拳法》记载:“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明末清初,张三丰内家拳发展到王宗岳太极拳阶段,.太极拳技击功夫已优于所有外家拳、内家拳。然而由于火器的广泛使用,拳术的技击功能价们和社会需求减弱,同 时拳术的养生功能和社会需求渐增。王宗岳超前地洞察到了这种变化,他在发明刚柔相济、精妙无比、虚实莫测、无可战胜的太极拳的同时,在拳术界首次提出“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的太极拳技击功能,和“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太极拳养生功能,这同过去只有一种技击功能的所有外家拳、内家拳相区别,首次提出了太极拳具有技击和养生两大主要功能。王宗岳对太极拳养生功能的评价:“仔细推敲太极拳的目的、意义,落脚点,还是为了增进健康,益寿延年,使生命永葆青春”,暗示太极拳养生功能的价值已经高于太极拳技击功能的价值。王宗岳首次提出拳术的养生功能,是对武术史的一大贡献。 太极拳技击功夫优于外家拳和内家拳,清代太极拳先师杨露禅(1799—1872)的超群功夫可证明。陈正雷和王海洲两先生介绍,“打死黑狸虎,累死陈敬柏”的故事是太极拳技击功夫的生动实例:明代太极拳名师陈敬柏(1663—1745)武技高超,因得罪了勇猛异常,十分傲慢的的山东武士亡“黑狸虎”,几年后,“黑狸虎”来找陈敬柏报仇,八十一岁疾病缠身的陈敬柏应战。“黑狸虎”依靠身强力壮步步紧逼,陈敬柏步步相让少步一—化解对方的凶猛进攻,且战且退。“黑狸虎”便出“黑虎掏心”绝招,想致陈于死地。陈敬柏乘势一个迎门靠,将“黑狸虎”飞出丈外,头撞石头上,惨叫一声一命呜乎。陈敬柏也因精疲力竭而奄奄一息,回家不久也离开了人世。古代的技击术是一种实用的搏击术,各家都有敌对的绝招,又快又狠地打击对手的要害部位,致对方于死地。现代技击术,不能允许旧时“立生死状”,“决斗”,像“黑狸虎”同陈敬柏那样随随便便地去打打杀杀,就是交战双方本人同意,法律和亲人也不会认可;因此,今天从事武术技击术的派别,大多主张古代技击术应该继承,但从武德考虑,又不能伤害了对方,就是太极拳推手,当将对方推倒、抛出的同时,还应该将对方拉住,不能伤到对方,因此影响绝招的发挥和继承,也有少数练技击术的拳师,为了真实地继承古代技击术,主张要坚持古代杀伤力强的技击术,防止古代搏杀术的失传,这种人练的技击术继承了古代快、准、狠地击打对手要害部位,这些人认为自己是练得真功夫,认为大多传人没有了祖辈的真功夫,对中老年人练的养生拳就称花架子和体操。而大多数拳师又觉得这些击打要害部位的练法是过激,与当今和谐安宁的社会相违背。从而形成了当今武术界技击术、养生术功能的争论。我想,应该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各自发展,可以相互争论,由社会去选择,多花盛开更好。大极拳技击术濒临失传的原因:(1)历朝历代频繁“禁武”,然而技击术仍兴盛不衰,这是因为冷兵器时代官兵,乡武、土匪都有习武实用和需求。火器的使用是技击术衰败的致命原因。武术绝技的失传,同许多森林、泉溪、濒危动植物的消亡一样,不一定按照人的良好愿望进行,要客观辩证地思考对待,总结经验积极进取。(2)新中国彻底消灭了匪患以后,中华大地已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区,人们安居乐业,对民间防身技击术需求更加降低。特别是法自社会限制严重伤身的技击术,最好的办法是将古代传统技击术引入军警实用和体育竞赛、擂台赛中去。(3)唐豪、顾留馨推行“陈沟陈王廷创太极拳的误导,各派在争论太极拳创始人方面浪费精力,影响了太极拳功能的研究工作。(4)技击术同竞技体育一样有伤病和残疾发生,没有社会需求做基础(比如军警实用、擂台赛和体育竞技等),人们是不会热心投入拼搏的,不像养生术,中老年人有祛病延年的实用价值,有亿万人踊跃参加。虽然如今火器已发展到核武器程度,然而武术技击术仍有高尚的实用价值和广阔发展的天地。当今武术界对武术技击术的濒危失传有一个误区,一提到这一憾事,首先不应该埋怨养生术的发展。其实亿万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练养生太极拳,说明太极拳养生术的社会价值高涨,因此开展得特别成功,这同技击术开展不成功没有绝对的关系。武术和太极拳技击功夫开展不尽如人意;是没有向今天社会需求技击术的群体下功夫,没有把适合练技击术的全国青少年、青壮年人调动起来,把有实用技击术的军警调动起来,没有把技击术诚心减意放到竞技体育中去开展。如果武术技击术列入学校课本和体育课,列入军警实战考核,在全国体育竞赛和武术擂台赛火热地开展起来,加上武术界拳师们和大专体校教师们责无旁贷地投人指导,武术技击功夫的开展会出现崭新的面貌。 太极拳是同道家内丹术相结个,融合了中国古代吐纳、导引、经络学说的拳种,也可称它是一种高层次,高境外的动功术。自古佛家脉轮,道家内外丹术。内丹术是过内气,使丹田结丹,形成“聚之有形,散则无形”的气团,通过大小周天,“结丹、养胎、出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出真真实实的内功功夫,是可以人人重复,应用于养生的物价瑰宝,真需要认真地研究和继承,内丹术理论指出,全身无处不学位,无处不丹田,无处不气路,那里气血不通畅,哪里就疼痛并生患疾病,通过养生术内气促其通畅,使疾病缓解、痊愈,而益寿延年。王宗岳太极拳原谱阐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静中触动动犹静”、“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意气君来骨肉臣”等论断,句句高度体现了道家内丹术的内涵。太极拳初学者一般是自然呼吸,入门之后还可以鼻吸鼻呼,配合逆腹式体呼吸,用意念指导精、气、神和内劲的,以腰间命门穴为轴心,吸气时把真气沉人丹田穴(下丹田穴,或称气海穴;中丹田穴,或称膻中穴),呼气时以心行气,用意念将内气和内劲引导到劳宫、涌泉、百会、会阴及全身各位置的穴位,使大小脑、神经、骨骼、肌肉、血液、腺体,以及心、肺、肝、胰、肾、肠、胃等五脏六腑气血受阻部位通畅,这是太极拳能缓解大脑痴呆、小脑萎缩、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肌骨病、神经病等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缘故。只要认真按照太极拳理论,用意念指导精气神,松静轻柔练拳的人,劳宫、涌泉、气海、命门、百会、会阴及全身穴位就会出现明显的气感,都能收到非常显著的疗病效果。内有许多特别重要的物质,比如脑垂体分泌液,催产素、胰岛素等等激素和腺体,往往用先进科学方法,以至强酸、强碱、高压、高温都难于生化合成,可是的各种“酶”,在体温下可以正常合成全身所需物质,“酶”是万能催化剂。太极拳运用内丹术的“内气”,就如同生物‘‘酶”有同样神奇的作用。练太极拳祛病延年的人,都有这种神奇的感受。西安市武协主席刘侠生先生介绍亲眼目睹赵堡太极拳名师郑悟清(1895-1984)的太极拳养生功功夫生动实例:郑悟清先生脱去上衣,赤膊进行表演,凡是有内气走动的地方,其皮肤就鼓起如筷子粗细的蚯蚓状的一条一条的蠕动着运行的内所运行路线,至此我才真正认识到了太极拳真是高深莫测。”刘侠僧先生介绍郑悟清先生内气运行功夫,是道家经络大周天功能,能练到随时能让人参观强烈内气流明显地运转,这功夫可称绝技了。我在暗室全辟谷一周中,于偶然“入定”状态时,曾两天两次明显出现过经络小周天运转,从尾闾缓慢匀速流淌(蠕动)出一股明显温热的片状内气流,感觉似浓的胶液状,约比体温高二三度,约2厘米宽和0.1—0.2厘米厚,于皮下流动(蠕动),沿督脉上行,经命门、大椎、玉枕、百会、上丹田穴,然后沿脉下行至中丹田、下丹田穴逐渐消失。由于我的亲身经历,我可以告诉大家:郑悟清先师的经络大周天内功夫是真实可靠的